当前位置:子平台首页 > 农业科技园区  

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发布日期: 作者: 来源:
       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处于珠海、中山和江门三市的交汇点,背靠珠三角经济区,毗邻港澳,是珠三角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道,未来发展具备区位、生态方面的突出优势。
       园区占地312.73平方公里,共涉及斗门区57个行政村、2个农场和鹤州北垦区。约占珠海市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珠三角面积最大的生态农业园区。2017年11月23日,通过科技部验收,获评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着力于打造”六大片区“。以莲洲镇大沙农场为核心区域,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及总部于一体的旅游小镇;将白蕉六乡片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而原永利工业园片区肩负农业产品交易、博览配送功能;白蕉新港工业区建设水产品深加工、物流园;斗门镇黄杨山脚影视文化旅游区;以及鹤州北国家级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核心区。
       目前园区拥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05人,其中初级职称145人,中级职称56人,高级职称4人。此外,还拥有获绿色证书的农民技术员808人。这些人才对农业政策制订、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良种良法引进的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园区已形成由区、镇、村三级的科技协会、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行业协会、区农业局和各镇、村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普及网络,对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起到关键作用。通过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创新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科研、推广、生产“三位一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与服务体系。园区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引进,开展国内外动植物新品种、饲养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高科技农业初见成效,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全面合作推行“两分地养一个人”工程,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太空种子”和“辐照种子”种植。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园区科研人才集聚,建设园区科技支撑体系,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建“河口渔业创新与示范基地”,并聘请我国鱼类学权威雷霁霖院士担任首席渔业专家,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河口渔业示范区的建设,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为斗门区人民政府顾问。从而,为保持大农业园区渔业循环、持续和健康地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