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平台首页 > 科技创新风彩  

英德:聚力打造粤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发布日期: 作者: 来源:广东科技杂志

        英德市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土地面积5634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土质肥沃、气候滋润,拥有优质米、油料、甘蔗、蚕桑、茶叶、蔬菜、水果、竹笋等商品生产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试点市(县)之一,享有“中国红茶、绿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英德市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清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特色农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县域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创新引领  出实招硬招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

       近年来,英德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契机,充分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5月,英德市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成为广东省2个入选县(市)之一。

       一是强化政策激励,激发创新活力。英德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清远市有关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制定出台《英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英德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2023-2027 年)》等政策文件,支持企业等主体创新发展。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759件,有效注册商标9704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2项科技成果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创新清远”科技奖励;1个科技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个科技项目被列入清远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二是强化企业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制定年度培育计划,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2023年,共有85家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3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05家;新增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家。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英德市首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英德首家深交所上市企业。

       三是强化要素集聚,提升创新效能。持续加大科创平台建设力度,2023年共有5家企业通过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全市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25家。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高新企业贷”“科技通宝”等信贷产品,搭建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沟通的桥梁,2023年累计发放科技信贷资金超1亿元,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育,基于市内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累计柔性引进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61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持续优化“双创”环境,成功举办2023年“英州杯”创新创业大赛。

       四是强化创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需求,部署实施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英德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装备制造为主导,美妆为重点培育的“3+1”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59亿元,同比增长6.8%。扎实推动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以英德红茶为主导产业的广东省英德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清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

       五是强化“旅游+”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新兴产业发展,红旗茶厂成功创建为“2022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以科普基地建设助力打造省级研学之城,大力支持英九庄园、德高信生态茶园建设省级科普基地,2023年全市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共接待研学学员约30万人次。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加快奥园巧克力王国景区新业态项目开发,助推英德宝墩湖生态旅游景区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英九庄园智能茶厂“英红九号”数字化加工车间

英九庄园智能茶厂茶园一角

 

坚持科技赋能

引领支撑“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百千万工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英德市拥有24个镇街,每个镇街体量不一、资源禀赋不一、发展程度不一。英德市立足本地发展实际情况,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不断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村的资源,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工作,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方面交出亮丽答卷。

       一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在英德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设置“乡村振兴及农业科技创新”专题,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等列入指南重点支持范围。支持广东鸿雁茶叶公司和百度(广州)赋能中心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研发战略合作。大力支持和推荐农业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023年,英德市共有7个农业项目获省、市立项,获得扶持资金930万元。

       二是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完善英德高新区“一区多园”空间布局机制,加快高新区创新发展。积极推进英德高新区中小企业集群培育建设,累计招商准入企业101家、入驻企业69家、试投产企业28家。辅导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2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5家企业被纳入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库,5家企业获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稳步推进专业镇建设工作,推动西牛镇、石灰铺镇、横石水镇、桥头镇、望埠镇进入省级专业镇创建储备库,其中西牛镇成功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名单。

       三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13家企业与省内外11家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有1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扶持资金1705万元;以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企业新增投资4875万元,建设相关产品生产线2条,建设示范基地4个。引导企业围绕麻竹笋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应用示范,组织5个涉及麻竹笋产业领域项目申报英德市2024年科技计划项目,其中麻竹笋生态种植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推动知识产权申报与管理运用,协助23家企业获得专利资助66.34万元,引导8家企业的5个商标及23件专利进行商标被侵权损失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投保。

       四是开展科技特派员组团式帮扶,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实施帮扶以来共引进新品种11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3项,开展专题培训活动63场次。深入推进“五级梯度”美丽乡村创建,累计成功创建和美乡村3710个,完成率达82.39%。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推动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以“带”的振兴推动全域乡村振兴,汇聚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产业集群,变“美丽乡村”为“美丽经济”。

英德高新区化工生产基地

坚持高质量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未来几年,英德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紧紧抓住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重要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纵深推进产业兴市、产业强市,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争当示范。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多举措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风口壮大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广东佳纳、广东奥克莱集团等企业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锂电龙头企业投资项目,打造新型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水泥、钢铁、玻璃等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二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方位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以英德红茶和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为主导、清远鸡和丝苗米两大百亿产业为重点、水产和肉鸽等“N”个十亿级产业为补充的“2+2+N”农业产业集聚发展体系,全方位推动英德农业现代化。组织实施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攻关以及绿色技术成果推广等方面为企业争取科技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入县下乡,组建23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实施新一轮科技帮扶。

英德市科技局举办的“夏季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活动现场

       三是精准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一镇一策”精准推进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和特色镇的差异化与多元化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东华、浛洸等具有活力的县域经济发展副中心,带动英东英西连片发展。挖掘运用对口帮扶资源,全面加强产业共建、产需衔接,促进城乡要素便捷流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支持各镇街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镇域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全市专业镇的镇域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全面实施乡村运营,通过土地整合、农村改革、乡村资源盘活、特色产业发展等措施,推行集体经济实体运作,促进村庄产业发展,打造“英德版”富民兴村运营模式。